破数字应用难题,探监督创新之路 “林甸模式”解锁全国破产案件监督新模式
时间:2025-03-05
来源:本站
作者:刘刚、杨洪林
编辑:刘洋
录入:刘洋
审核:张滨龙
在全面推进司法现代化进程中,数字技术正成为检察机关提升监督效能、维护公平正义的关键力量。林甸县检察院紧跟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步伐,深入践行数字赋能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部署,在数字检察领域开拓创新,特别是在破产案件监督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,为全国检察机关提供了创新范例。
林甸县检察院以数字检察为核心抓手,构建“重应用、强监督、促治理”的数字检察应用新机制。为此,成立了高规格的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,将数字检察工作提升到“一把手工程”的高度。检察长在例会中常态化听取各业务条线数字检察工作汇报,主导大数据模型研讨评议会,主管检察长负责各业务条线的大数据模型创建工作,全院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数字检察工作氛围。通过对数字检察思维、干警数字化能力等七个维度的深入分析,制定了以数据为驱动、以类案监督为核心、以提升监督效能为目标的工作标准,全面推动“数字+检察”办案模式的深度应用。
为夯实数字化检察办案体系,林甸县检察院按照“因需而为、因案而建”的原则,全力开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创建工作。围绕业务需求,广泛收集检察内部及公安、法院、司法局等多部门的200余万条基础数据,成功创建了23个涵盖7大检察业务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。其中,10个模型已搭载至省检察院建模平台,1个模型成功上线最高检数字检察监督平台,为数字检察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和模型支撑。
在解决破产案件监督难题方面,林甸县检察院独辟蹊径,打造了具有创新性和可复制性的《破产案件受理后执行违法监督模型》。该模型依托“三位一体”监督模式,整合多渠道数据资源,通过对人民法院破产案件信息、裁判文书网和执行信息公开网相关数据的碰撞分析,精准识别出法院在破产案件受理后执行违法线索,如未中止执行、未依法删除失信信息、未解除强制措施等违法情形,有效防止了破产财产分配不公,推动法院规范执行,维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。
林甸县检察院不仅注重创新,更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。“破产案件受理后执行违法监督模型”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后,迅速成为全国检察机关关注的焦点。通过线上云视频分享会、与各地检察机关的云交流,以及线下实地推广等多种方式,该模型已被全国22个省的400多家检察院应用,累计成案300多件。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监督模型推广活动中,该模型成功进入全国百强,在省内排名第2,取得了优异成绩。
林甸县检察院的数字检察创新实践,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监督质效,更推动了全国破产案件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。接下来,林甸县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数字检察工作,不断探索创新,为司法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。